【 全球首家物联网金融应用交易中心 】
无锡感知合约交易中心
9月22日,由上海市经信委、上海市企业联合会、解放日报等部门和单位举办的“上海创新论坛”召开,上海市经信委主任李耀新在论坛上表示,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一个由大到强的目标。包括机械化、电器化、工业制造化,还有自动化、智能化等,中国的互联网用户、互联网的创新能力也都不弱。尽管是从模仿开始的,但是有自己的特点。
在论坛上,李耀新谈到了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痛点在哪里。
第一个痛点,中国制造业世界格局中处在一个三明治的格局。发达国家通过制度、体制的创新,实现高端回流。我们有大量的数据可以证明,我们没有主动权和主导权。我们过早的进入了低成本的挤出效应,挤到什么程度呢?印度、越南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,正在快速取代我们。有人就呼吁中国的失业率可能会上去,其实这就是资本结构的调整。一般的靠出卖体力获得财富的岗位越来越少,但是要靠智慧、创新这个领域越来越多。所以我们人力资源要提升,教育要跟产业经济、跟产业升级要对上。我们现在都是注重学历教育,工匠精神也不注重,有很多的扭曲,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。
第二个痛点,关键的核心技术严重缺失。我们集成电路2300亿美元进口,汽车发动机基本靠进口,工业机器人所需减速器、侍服电机依赖国外。就是产学研用脱节。我们看到很多的创新技术,都是科技系统在玩这个东西,钱也没少投入。但是里边没有企业家精神,有的是搞技术的人领先的,好不容易从硅谷引了几个人,最后不愿意分享成功。知识产权也保护不了。政府被呼吁投了一个多亿的项目,最后以失败告终。上海应该参与国际分工当中取得国际影响力,而不是说我们科技发现、技术进步,要在国际上拿大奖。
第三个痛点,产品质量水平严重滞后规模的增长,但是我们的质量水平标准总体上不高,剂量保障不足。认证作用不强,监测服务支撑不够,我们排在比较低端的状况。
第四个痛点是知名品牌企业数量不多,竞争力不强。没有品牌,一个企业只能做低端的代工。我们大而不强的问题显而易见,6成企业的年利润只有8家超过1百亿。
第五个痛点是产能过剩的问题,有一段时间把它归结为高能耗、低端的产业。在上海淘汰的力度很大,比如80年代纺织、钢铁的调整,壮士断腕。今天我可以负责任的说,我们减的很多项目,有不少企业是符合国家排放标准。大家我们按照倒逼机制,还在往下调。这个里边现在我们用其他方法,不光是排放标准,安全因素,这个地方跟居民的社会稳定。然后就扶下马,送一程。在外地的,关键的是产业迁移。我们在公信部专门建立了产业迁移的平台,跟兄弟省市做横向的转移。让企业家没有完成生命创新的项目进行转移。上海是在做高难度的一个结构调整。产能过剩在我们的7个战略新兴行业里,有的产业链扎堆,因为跟政府的补贴是对应的。很多的运用需求端无人去做,造成了产能的过剩。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没有需求了。
第六个特点是制造业成本快速上升。我觉得要面对的现实是我们的制造成本现在是过快了一点,实体经济得到的金融各行业的支持太少了一点。中间品大家业内拆借,拆到最后实体经济拿不到。中国实体经济粗放的东西太多了,要调整的东西太多了。这个我在东北深有体会,他们健能箭牌,把已经关掉的锅炉这个指标去掉,就完成一年的指标。我们现在回到国家的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,是在大量减反的基础上,完成了增长。上海的创新转型确确实实起步比较早。
第七个痛点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要素供给能力接近极限。
第八个痛点就是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,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。现在要走出去谈何容易?要走出去极其艰难。现在按照大数据、云计算的要求来说,我们在自动化的层面里面,很多标准化和自动化的应用领域里面,都还没有成熟。现在开始智能化。实际上我们在发展当中,我们感觉传统产业面临着第二次淘汰的风险。
第九个痛点,就是生产性服务业支撑力度不够。制造业的问题,表面上是看制造业的问题。工业时代结束以后,在后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,它的制造全价值链的考虑。是包含着研发创意一直到最后生命周期,不是指中间一个环节。不能说没有加工点的一个制造企业就不是制造企业。在这个里边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,我们现在生产性服务业里面有很多空白点。有些行业我们甚至都没有。有很多的生产性服务业中,规模不大,结构不合理,创新动力不足,市场不开放。
李耀新说,可能郊区的区长们还考虑一点服务业,但是总体上还是向着制造业。制造业和服务业是一个硬币的两面。如果上海的创新转型做好,中心区的区长们也关心不同行业的制造业,至少一个区关心两个行业。然后这个区的服务功能和国际化的价值链的配置,组合起来。说得头头是道,才能干得像模像样。我们认为在经济发展当中,企业家面临着一个政策玻璃门,政策看不到,摸不着。我现在再提一个需求玻璃门,订单有的,你拿不到。他说他好,他说她好,最后里面有个灰色的部分。在这个里边,我觉得在发展过程当中,这个痛点,实际上制造业和服务业是命运有关的,捆在一起的。比如说核电站,不可能有一个电站是建在上海。但是中国的核电站,研发到集成总承包,上海应该是主要提供者。如果我们的核电从电力结构的30%上升到50%,这样的行业10个、8个多得很,我们国家在很多领域里面,远远没有到停止的状态。
无锡感知合约交易中心(英文缩写WSNEX)成立于2015年1月26日,注册资本1亿元,中心作为全球首家物联网金融应用交易中心,为各类交易平台及投资者、消费者、商家提供物联网技术、大宗商品交易和物联网金融服务,让他们在全新的物商生态体系里进行商贸活动。